Scroll Top

2018施達深度遊之「一切美麗光明物」

作者:鄭美紅(施達2018年「泰緬邊城、泰北郊區扶貧體驗之旅」參加者、傳道人)

All things bright and beautiful, All creatures great and small.

All things wise and wonderful, The Lord God made them all.

這是經典兒童聖詩「All things bright and beautiful」(中譯:一切美麗光明物)的歌詞。於網上搜尋一下,發現這首詩歌原來是作者為解釋使徒信經首段「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而作的一首詩歌。

這次泰緬邊境之旅的同行者,非常多元。有初職青年人、有退休人士、有教牧和機構同工、也有神學院老師。這樣的組合,也造就了我們在行程當中有不少對信仰的反思、討論和整合。

Upland Holistic Development Project (UHDP)是我們行程到訪的第二個機構。機構主要的服事對象是金三角地區的山區弱勢羣體(他們主要是貧窮、沒有泰國公民身分的少數民族),透過教授他們可持續的農林耕作模式及園圃農耕技術讓他們得以自給自足,維持基本的生活需要。不過,UHDP的核心價值卻不止這些,機構一直提倡的是「關愛創造」(Creation Care)的理念。這是第三屆洛桑世界福音會議所發表的《開普敦承諾》宣言中的其中一個議題。顧名思義,「關愛受造世界」指的是當基督徒愛上帝,他們也同樣關愛上帝所創造的世間萬物;如此,基督徒在使用地球資源的時候,本着愛上帝的原則,更應珍惜使用。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關愛創造」是福音所包含的其中一部分,當基督徒理解耶穌基督的救贖能夠修復人與神關係的同時;祂也在修復人與被破壞的受造世界的關係。

我們在行程中間,有幾晚入住UHDP的農舍,經歷過在農舍生活的體驗。我們學習採用竹和蕉葉等天然材料來煮食;我們學習混合蕉樹及製糖廠產出的糖廢料來製作有機飼料給豬食用;我們又了解到天然堆肥的做法等。

這一切,都是「關愛創造」的實踐方式。我們曾經到訪過UHDP同工Tui的家中作客,他帶我們參觀了他家的農地,也講述了他一家如何從城市回歸到大自然生活,學習重拾人類管理大地職責的歷程。他們起初來到這片農地,鄰舍們都是用化肥耕作的,而他們卻一直堅持用不對環境造成破壞的方法耕作。雖然初時的確沒有豐碩收成,但日子久了,農地經過休養生息及堆土後,長出來的作物都非常健壯;而他們一家一直堅持的耕作理念,也慢慢地被鄰舍認同及效法。

Tui有一塊種米的田,與別的農戶不同,尋常人家每年都會種兩、三造稻米;但Tui卻只種一造,原因是不想耗盡土地的元氣。雖然每年只種一造米,但產出的米粒都很飽滿,而且也足夠Tui及親屬們五個家庭一年的食用。Tui一直強調,這些都是來自神的祝福。

在農舍幾天的生活體驗,一切充滿智慧的資源運用模式,讓我們連繫到舊約伊甸園世界的運作模式──那時亞當、夏娃可以自由地運用各種天然材料生活;而當天然材料被使用後,它們亦會回歸自然,重新加入生態循環系統當中,成為滋養土地的養分,這是天父最初所創造的美善世界。

隨着工業革命、現代化等人類發展史的推進;當人類肆意地開發和濫用地上大大小小的天然資源時,污染和生態破壞卻使美麗的世界變質,失卻原來的光彩。

作為都市人,我們每天都會製造許多廢棄物,特別許多時候叫外賣、買飲品、購物、買餸等。每一個消費過程,都總會產生垃圾。在每年不同的節慶,不同的慶祝派對及送禮活動中,也會製造大量廢棄物。我們很多時候都會貪方便、怕麻煩,因而把「關愛創造」的責任放在一旁;在教會的教導中,我們同樣把這個議題輕看,鮮有教導弟兄姊妹珍惜使用地球資源的重要性;甚至在教會運作上,所製造出來的垃圾往往比家居所製造的垃圾多出許多倍。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反省的地方,正如上文所說,我們在生活、消費的過程中總少不免會製造垃圾;我們不能夠強迫自己在生活上做到零垃圾的產出,但也需要學習以智慧、願意花心思去減少製造廢棄物,甚至重用一些資源避免浪費。而推動我們實踐減廢的原動力在於──回復神所創造美麗世界的原來面貌。

願我們在「關愛創造」這個議題上多關注,一同實踐;我們不必要求自己做足100分,能夠從零開始踏出第一步,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附上麥兜版本的「All Things Bright and Beautiful」連結, 這是最為人所熟悉及最富有親切感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