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救援及災害危機緩減 天災無可避免,人禍教人無奈。信徒可以做的,就是在困境危難中伸出援手,雪中送炭,踐行福音。 每當災害發生,施達採用的方式是「先撥款,後籌款」——先把救援項目所需要的資金匯出給災區夥伴,讓災民盡快得到援助,同時呼籲信徒奉獻。這樣可免於因籌款 閱讀全文
生計發展 馬太福音廿五章31至46節談及上主審判的準則,包括我們有否看顧饑餓、病患或赤身露體的「貧友」。照顧貧窮人身體的需要,並不亞於照顧他們的靈性上的需要。施達於貧區設立儲蓄小組,建立小額貸款基金,參與小組的村民可憑借貸開展小生意,長遠改善生計 閱讀全文
教會及社區動員 教會的使命是甚麼?教會除了傳福音、造就基督的門徒外,還有甚麼是應當作的? 教會是社區的一份子。對社區居民來說,教會扮演着怎樣的角色?對非信徒的居民來說,教會是否可有可無? 一直以來,施達不僅關心受助的貧窮人,而且推廣整全使命,培育及鼓勵 閱讀全文
和平與復和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敘利亞長年處於戰爭狀態……人類之間的鬥爭從未止息。談和平、講復和,如天方夜譚。然而,上主的要求是:「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 上帝;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路十27)。在動盪不安的世代,我們 閱讀全文
關愛創造 「上帝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六日。天地萬物都造齊了。」(創一31至二1) 公眾對扶貧工作的概念,是幫助貧困人士渡過難關及改善他們的生活狀況。從基督信仰看,上主看重的不限於人類,這是因為祂看一切所造的都很好,世上萬有也 閱讀全文
關顧危難兒童 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一位兒童健康成長,所需資源很多,責任亦不少。兒童成長的場所不只有家庭,還有學校、教會和社區等,這些場所對孩子是否能健康成長有一定的影響。在很多貧窮國家,有些孩子沒有父母,也沒有老師、同學和教會牧者,在社區 閱讀全文
對抗人口販賣 「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耶穌基督釘身在十字架上為人類犧牲,反映了上主對我們的愛、對我們的重視。可是,人類互相仇恨,甚至視弱勢貧窮人為貨物,以脅迫、誘拐和欺騙等各種欺凌的手 閱讀全文
創啟地區農村發展項目 項目名稱 創啟地區農村發展項目 項目地區 創啟地區 項目範疇 城市及鄉村發展 項目目標 促進可持續的農村發展,改善少數民族居民的生活質素 受惠者 曾受水災害影響的農村村民 受惠人次 1,208 重點活動 為就讀正規學校的學生提供學習用品 閱讀全文
印度比哈爾邦保護兒童項目 項目名稱 印度比哈爾邦保護兒童項目 項目國家 印度 項目範疇 對抗人口販賣 關顧危難兒童 項目目標 通過裝備和聯繫當地教會回應和幫忙弱勢和邊緣化社群對抗人口販賣,並培養對抗人口販賣社區意識,籍此保護兒童。 受惠者 危難兒童及青少年, 教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