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 Top

出走教會後的歸回 — 從組織推動教會

訪問和整理:秦韻欣

由昔日傳教士來華,教會與香港的社區發展理應是密不可分。然而,近年在社會上愈來愈多聲音認為,教會在不少社會議題上缺席,只偏頗部分教會感興趣的題目。今期「關懷•起動」,我們訪問了社區組織「香港公民」的組織者文國輝先生(Daniel),了解他們如何借助社區組織的力量,推動教會關心公共議題。

緣起:英國組織工作

「香港公民」其中一項主要工作是組織社區,包括推動教會關心社區。原來這與創辦人的背景有密切的關係。

Daniel是社工,他過去在香港曾參與社區工作。2010年,他與太太Joy有機會到英國,參與當地的社區組織工作。有一次,他在一個不同宗教的聯合活動中,看見天主教徒、基督徒、穆斯林等不同信仰人士,在台上彼此配搭。香港也有不同宗教的聯合活動,但通常只有宗教領袖的參與,普通信徒間很少有機會交流。除了宗教,不同種族、背景、年齡的人士,亦甚少有機會交流。那次過後,他開始思考香港是否可以成為一個真正多元的社會,不只偏重共融。

Daniel在回港後與太太構思成立組織,以多元為宗旨,希望能組織不同團體,關心社區,「香港公民」便隨之誕生。Daniel知道這樣的工作並非短期內做到,但他未因而灰心,希望「讓他們看到common good(共同利益),有不同想法都可以走在一起,建構更美好的社會」。

思索:走出教會

Daniel是基督徒,中學時返教會。他在大學時的世界觀開始改變,感到教會好像難以與社會連接,於是漸漸少參與教會聚會,但仍相信上帝。直至從英國回來後,他認為再思想教會的不好是沒有意思,於是結合自己社工和基督徒的身分,嘗試在組織工作中,加入推動教會參與的元素。他坦言這亦同時會增加組織工作的難度。

「我們期望教會做到的不再限於慈惠式的工作」。Daniel表示不少教會有參與社關,但未必能看到背後的問題。他認為這基於教會缺乏對自身社區的認識,未能了解社會問題的核心原因。「香港公民」其中一個重點項目是社區聆聽,期望能藉聆聽社區人士的聲音,讓他們看見社會現時所面對的問題,以及貧窮背後的成因,然後回應。

他分享有一間有合作的教會,所在的社區裏有不少視障朋友。視障朋友凡經過停車場出入口,因為沒有引路徑,難以防範出入的車輛,有時會對他們的生命產生威脅。Daniel鼓勵教會,除了可替視障朋友向區議員表達訴求的同時,還可思考如何做得更多。近月,該教會首次相約視障朋友,聆聽他們的需要,並一同商討可行的回應行動。雖然一切仍在討論階段,但弟兄姊妹已經決意踏出一步,與視障朋友同行。「這增加了教會與鄰舍、社區的關係。」Daniel期望能使他們了解社區中不同的聲音,再帶回教會,然後動員會友,與社會上不同的人一同關心和參與社區。

反璞:教會要內聚

「香港公民」希望做到的不只是教會與社區連結,還有教會內弟兄姊妹間的連結。

基督教教內外一直有聲音批評教會內聚,Daniel對此卻有不同想法。他認為教會是需要內聚,牧者與弟兄姊妹能彼此聆聽,了解更多。他舉例有教會的牧師在一次崇拜後舉行聆聽環節,了解弟兄姊妹在參與崇拜後的反應。弟兄姊妹感到新奇,聽到平日較少聽到的生活情況,亦能與不同團契的弟兄姊妹交流。「有位參與的姊妹分享到,那次她聽到一位伯伯平日的生活就是每天坐在公園裏。她回想每星期崇拜都會看到伯伯,但從來沒有了解他,她現在才知道這位伯伯的生活是怎樣。」

Daniel分享到平日教會裏的交流偏向事工式,或是單純食飯聊天,與團友寒暄;但這樣的溝通流於表面,沒有真正了解對方的需要。他希望「香港公民」的活動能讓弟兄姊妹在教會中學習互相聆聽,增加彼此的認識,凝聚教會的力量,讓會友先在教會裏學習聆聽和關懷,進而推至關懷社區需要。

未來:迎向民主生活

Daniel坦言,推動社區和教會的過程是困難的,需要作不同嘗試和觀察,在固有制度下尋求突破。他們期望透過組織不同團體,建立民間參與,而不是當有事情發生,大家發佈聲明表達便完結。「個人參與很重要,但返回組織才能聚集更多能是」。他希望能夠在制度中提升民間參與的意識。

至於教會,他以「香港公民」過去舉辦的導賞團[1]為例,期望讓人看到教會昔日在社區的角色,放諸現在,同樣能夠做到。他強調民主不只是政治和選舉,更是生活──民主是生活。他希望教會重新思考何為民主和社會參與,並藉此推動更多信徒起來關心和參與社會,認清背後的核心問題。

後記:學習聆聽

學習聆聽,從來不是易事。Daniel在「香港公民」的工作讓我們了解到人與人「結連」的重要。我們日常很易忽略別人的聲音,讓我們都學習,在教會、社區、家庭、職場等不同羣體內,用心聆聽,與不同生命結連。

[1] 石硤尾社區歷史導賞團
香港公民實習社工劉肇恒(阿恒)於過去的6月和7月舉辦了石硤尾社區歷史導賞團,期望藉重整社區歷史,帶出一個過去由社區組織、教會、民間團體、市民等共同組成的公民社會,與參加者一同想像,信徒、公民、教會可以如何在社區中參與。

今期《呼聲》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