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 Top

扶貧工作的歧視陷阱

作者:陳關韻韶(中國神學研究院實踐科助理教授)

「你們就看重那穿華麗衣服的人,說:『請坐在這好位上。』又對那個窮人說:『你站在那裡。』或說:『坐在我的腳凳下邊。』這不是你們對人有歧視,成了心懷惡意的審判官嗎?」(雅二3-4,新譯本)

若你是教會中少數對扶貧工作有負擔的人,以上經文所描述對貧窮人的歧視會令你感到特別氣憤,你絕不會與這班重富輕貧的人一般見識。不過有沒有想過,永遠看貧窮人為受助者亦是一種歧視?這種想法背後正反映出雅各書二章1節所講以世俗眼光、按外貌判斷人的心態。

扶貧的終極原因是看見他者與自己同有一位創造主,恢復「貧窮人的尊嚴」除了在對方欠缺之處提供協助,也包括看見「貧窮人富足之處」,並謙卑接受對方的幫助與服侍。

「我親愛的弟兄們,請聽:神不是揀選了在世上被認為貧窮的人嗎?這些人卻在信心上富足,而且是承受神的國的人。這國是神應許賜給愛他的人的。」(雅二5,新譯本)

筆者在貧窮戰區生活的數年中,深深體會資源短缺的本地人對客旅展示的無保留的款待,亦經常受惠於其照顧與保護。從事事講求效率與計劃的文化中長大的我,在這幾年間看見自己文化牢籠的枷鎖,在體驗另一種層次的生活模式中被更新,向我的朋友們學習放開懷抱、迎接生命中每個「失常、失控」的場景。

去年超強颱風「山竹」吹襲期間,彌迦全球諮詢會議(註1)在菲律賓舉行,主題是「整全使命與抗逆羣體」。主辦單位的一位弟兄在開幕致辭中提醒與會者,雖然相比起某些超豪的亞洲人,菲律賓人確是超窮,但他們是一班超快樂的人。一年經歷20多場風災、無數次水浸,雖然當中有很多需要與困難,但主持人認為上帝送了一份大禮給他們──超強的抗逆力。無論情況多麼惡劣,他們總可找到開心和感恩的理由,仍然有空間去接待其他人,仍然有能力與他人分享自己所僅有的。

菲律賓朋友提醒我們,長期在逆境生活的貧窮人,生命中展現着非一般的力量。他們希望,扶貧者施與的同時,可以學習欣賞他們生命的富足,並且被啟發、受祝福。

出於愛心的扶貧,若只是單向服侍,只覺得別人需要自己,沒有存開放的心接受對方的服侍與啟導,以外貌(資源多寡)將人分類為施、受者,亦都是一種歧視。

[1] 全球「彌迦網絡」羣體每三年舉辦一次全球研討會,探討整全使命與不公義現象等課題,施達為該網絡成員。

今期《呼聲》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