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 Top

教會與貧窮人

撰文:莫陳詠恩

經文選讀:馬太福音二十五31-46

這是一個耳熟能詳的關於最後審判的故事。主耶穌把義者和惡者分開,決定的因素,就是他們有否關顧饑渴交迫、赤身作客、身陷囹圄的弱小之輩。服侍困境人的被稱為義;袖手旁觀,忽略窮人的被稱為惡。這個故事對今天的教會有很重要的教訓。

施達夥伴和社區居民一起禱告。

作為耶穌基督的門徒,我們不應該看到周邊有貧窮受壓的人而坐視不理,總要想辦法減輕周圍的人的痛苦。在教會之內,弟兄姊妹的分享可以讓窮人不至於落到一貧如洗的地步。教會不能夠讓人致富,但最少也可以守望相助,防止赤貧。在教會以外,我們也應盡力去服侍社會上弱勢的人羣。按着這段聖經的教導,歷史上教會一直都有社區參與,如醫療服務,監獄探訪等事工。教會用行動來傳揚福音。

聖經又告訴我們,服侍弱者其實是服侍基督。扶弱濟困的人,大概也不會期待受助者對他們有任何的回報,因為弱勢羣體一般都無依無靠,沒有能力去回報那些施贈者。但是就在義者沒有渴望報酬的情況下,他們不知不覺的服侍了基督。所以,服侍窮人不是單向的施予,不只是我們付出了,也是我們接受了禮物;可以服侍基督,就是我們的光榮。

誠然,貧窮和不公是社會的常態。在這個網絡世界裏,我們安坐在家,就能夠看到各地的災難和困難。在個人的層面我們沒辦法解決全球貧窮和不公的問題。但教會羣體總可以在小範圍內,成為小羣人的祝福。

讓我們一同思想:

你的教會有沒有關注社會貧窮和不公的問題?如果沒有的話,你建議可以如何開始?

編按:更多關於教會與貧窮人的靈修文章,可到「施予達仁」靈修App閱讀

今期《呼聲》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