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 Top

戳破我們對災害的迷思

撰寫:薛奐珩

每當我們看到災難發生,都替受災者的遭遇感到憂愁、焦急。有人會為受災社羣祈禱;有人選擇慷慨捐獻,甚至發起籌款活動;也有人會組織義工隊到當地參與救援或輔導工作。縱然我們稍盡綿力,在自然災害面前,我們常感到無奈與無力,因為好像只有上天才能掌管災害的發生,我們又能作甚麼?

以尼泊爾2015年地震為例,地震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近9,000人死亡,350萬人失去家園,世界文化遺產加德滿都王宮廣場的歷史遺蹟倒塌,美國地質調查局(The U.S. Geological Survey)估計地震使全國損失約100億美元(即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我們真的無法避免災害的發生嗎?

地震不會殺人,殺人的是塌下來的房屋

有話說:「地震不會殺人,殺人的是塌下來的房屋。」(Earthquakes don’t kill people, buildings do.)

這話剛好區分了危機與災害的定義。危機(hazard)是可以引致危險、損失或傷亡的自然或人為事件,例如:地震、洪水、風暴、疫病、戰爭、經濟危機等。危機本身不會構成災害,但當危機加上環境上的脆弱(vulnerability),便會釀成災害(disaster)。換句話說,災害的發生是因為一個社區裏的危機和脆弱所造成;只要我們辨認出即時和潛在的危機和使人脆弱的因素,便能預防或緩減災害對社羣和環境帶來的影響。

他們不是脆弱的

新聞媒體上的相片和影片,多呈現着受災民眾的脆弱、痛苦、哀傷,我們因着同理心的緣故亦會迫切地為他們祈禱、捐款賑災。漸漸地我們容易把災民與脆弱掛鉤,以為他們是脆弱的一羣,沒有能力幫助自己。其實,使他們脆弱的是:沒有穩固的生計、天然資源匱乏、房屋建築在不穩固的地方、屬於社會上被邊緣化的弱勢社羣等外在因素。若不能處理這些外在的脆弱,他們便沒有足夠能力預測和抵擋危機,更莫說從災難中復元。

Dilip從池塘撈起飼養的蟹

災害管理(Disaster Management)包括:災害預防、災後救援、災後復元、災害緩減等,是針對減緩能引致災害的危機與脆弱,能助人抵禦,甚至預防災難的發生。而災害管理項目不只有防災減災的元素,也有建立生計的元素,例如在孟加拉西南部的災害危機緩減項目主要為社區人士建立另類生計來面對頻繁的風暴和水災。38歲的Dilip靠打散工及料理一小塊田地養活一家四口。他們一家居住在一個不時有水災,受潮汐影響的沿海低窪地區;氣候變化更加劇了這些自然災害的影響和頻率,使當地人生計大受影響,不少人要在農耕以外找謀生方法。潮汐海水的湧入影響了土壤中的鹽分,耕作變得困難。「雖然我的農田細小,但我留意到泥土的肥沃度因着土壤鹽度和河流泛濫一天一天減少。這嚴重打擊和我一樣被邊緣化的社羣的生活和生計。」Dilip說:「所以我曾向北走遍不同城市找工作,但卻沒有找到一份有穩定收入的工作。」

施達和World Concern Bangladesh在Dilip的社區組織居民成立災害管理委員會(Disaster Management Committee)幫助統籌區內的災管活動,提高居民的災管意識,又舉辦另類生計技能培訓。Dilip參加了以上單位提供的養蟹訓練後,掌握了技巧。得到經濟支援後,他開始在家附近的池塘養蟹;兩個月後,因為他悉心的照顧,他的收成已增加了三倍。今天,他已能無憂地養家,他雀躍地分享:「我尋到出路了!我不再需要離開我的家庭到外邊找工作。」看到他生活上的改變,他的鄰居也對養蟹感興趣,Dilip感謝夥伴為他們帶來新的收入來源。由此可見,藉提高災害管理的意識和緩減脆弱如:只靠土地耕作的收入來源,Dilip和他的社區能因着創立另類生計而繼續養家,免受水災的威脅。

救災工作不只是救援

在尼泊爾地震發生後,我們立刻聯絡當地夥伴和Integral Alliance成員一起投入緊急救援工作。當緊急救援階段過去,更重要的工作是擬定地震後的復元工作,包括:提供創傷輔導、修建學校和房屋、保護受災兒童、預防人口販賣,並展開災害管理和緩減工作。這個階段的工作常被公眾忽略,卻是幫助災民恢復生活的重要階段,也能裝備社區將來懂得面對同類天災。

Hari居住的Dhading區為其中一個最受影響的區域,有報告指該區逾8萬房屋倒塌,3萬房屋部分損毀。Hari從前是一名窗戶維修員和建築工人,村裏有些牛棚和房屋也是他參與興建,主要的建築材料是石頭和泥土,而大部分房屋都在地震後毀壞。在重建階段,夥伴UMN提供石工培訓予區內的建築工人。培訓有效幫助他們了解預防地震的建築技術,亦依照尼國政府的標準設計課程。完成課程後,學員獲得原材料和保護裝備繼續練習。

「我學習到不同實用的理論,例如:如何建造樑木、柱子及屋頂橫樑,門與窗與房角之間應保持多少距離。我們也知道如何使用本土材料和工具去建堅固的房屋。」Hari分享道:「完成培訓後,除了我的鄰居,有其他人徒步兩小時找我為他們建房子。」他已為社區建造了新的初中課室,他表示雖然他沒有高學歷,但課堂上學到的技術大大改變了他的生計和收入。Hari的例子說明了原來不只是災難時的幫助重要,救援後的重建和復元支援更能裝備居民建設更強壯的社區。

透過石工培訓,村民能改善生計,也學懂防震建築技術

社區能如何防災?

要實行災害管理,社區會組織災害管理委員會以便定立防災抗災措施,減低整體社區的脆弱性。在津巴布韋,夥伴Evangelical Fellowship of Zimbabwe (EFZ)明白此工作需要社區的團結和主動性,所以在五個曾參與教會推動項目的社區開展一個社區為本的災管項目。我們鼓勵社區進行自身評估。社區和教會領袖帶領居民回顧社區曾發生的自然事件和頻密度;並找出使自己脆弱的因素、缺乏的能力和哪些東西在影響或阻礙他們更好地預防災害發生;最後,按着他們一起找到的定下危機緩減計劃,列出具體的行動,並分別由社區、非政府機構和政府執行。

只要社羣有防災的意識,敏銳於自身的脆弱和所面對的危機,並採取相應的策略,便能大大減低災害的發生。所以即使是發展中國家的社區,也可以有能力避免災害的發生!

今期《呼聲》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