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 Top

你們來看.帶來蛻變

撰文:植燦明(神學發展主任)

經文選讀:

38耶穌轉過身來,看見他們跟着,就問他們說:「你們要甚麼?」他們對他說:「拉比,你在哪裏住?」(「拉比」翻出來就是老師。)39耶穌說:「你們來看。」他們就去看他在哪裏住。這一天他們就跟他同住;那時大約是下午四點鐘。40聽了約翰的話而跟從耶穌的那兩個人,其中一個是西門.彼得的弟弟安得烈。
38耶穌轉過身來,看見他們跟着,就問他們說:「你們要甚麼?」他們對他說:「拉比,你在哪裏住?」(「拉比」翻出來就是老師。)39耶穌說:「你們來看。」他們就去看他在哪裏住。這一天他們就跟他同住;那時大約是下午四點鐘。40聽了約翰的話而跟從耶穌的那兩個人,其中一個是西門.彼得的弟弟安得烈。

有沒有想過,若果耶穌親自問你:「你要甚麼?」你又會如何應對?換了是我,我會感到受寵若驚,恐怕在當下「亂答一通」——我渴望人生蛻變,卻像站在迷霧當中,起步後不知方向。我想,耶穌起初所問及的兩個門徒,或許也是一樣。

約翰福音一章記載耶穌公開事奉的頭一天。祂問「你們要甚麼?」這個「要」字於希伯來原文解作「尋找」,在猶太文化是個意義深遠的探問。二人回答:「拉比,你在哪裏住?」耶穌回話:「你們來看。」耶穌要他們看到甚麼?聖經沒有明言;他們相遇在約旦河邊,距離耶穌的家鄉甚遠,因此學者估計,耶穌當時的住處是個借宿的地方。無論如何,這次「來看」,是蛻變的起始點。

值得留意的是,約翰福音先後四次記載「你/你們來看」(約一39;一46;四29;十一34),每次的人和事都不同,效果卻不約而同:人去到耶穌跟前、逗留在祂身邊、看祂作甚麼、宣認相信祂。將鑰詞重複表達,是作者約翰的寫作手法,彷彿聖經人物,甚至聖經讀者,同樣被邀請:「你們來看」。

回說首次被耶穌邀請「你們來看」那兩位,只知道其中一位是安得烈(約一40),他當日和耶穌同住。而在約翰福音中下一次記載安得烈時,他看到耶穌怎樣憐憫羣眾,餵飽正在捱餓的五千人(約六8-13)。最後一次,他將幾個希臘人想見耶穌的希冀轉告耶穌(約十二20-22)。我會這樣理解:安得烈一次又一次逗留在祂身邊、看祂作甚麼,久而久之,他不經不覺蛻變了;教會歷史記載安得烈愈走愈遠,去到今天的土耳其、烏克蘭去傳道,相傳他最後被掛在「交叉」形的十字架上殉道。

「你要甚麼?」我不強求能夠精準表達自己的核心需要;我卻渴望響應作者約翰「你們來看」的邀請,一次又一次去看主耶穌在今時的作為:祂藉教會餵飽捱餓的人、祂在意別的民族的光景……這樣的察看,已是處於蛻變之中。

相傳安德烈被掛在「交叉」形的十字架上殉道。圖片:Matteo Preti, ‘The Crucifixion of Saint Andrew,’ ca. 1651 (Public Domain)

今期《呼聲》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