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 Top

被判死刑的氣候貧民:印度抗災經驗

撰寫:黎嘉晉(傳訊主任)

今年7月,全球經歷了自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月份 [1] ,而2015至2019年有可能是人類史上最熱的5年。 [2]

近年,聯合國 [3] 多次發出警告,人為氣候危機帶來的全球威脅迫在眉睫:若各國不合作採取全面的措施遏止全球升溫,依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全球氣溫將最早在2030年較工業革命前上升1.5℃ [4] ;一旦達至2℃的臨界點,全球將陷入生態災難。

同一氣候危機之下,富有者與貧窮者承受的威脅和影響是截然不同。正如聯合國專家指 [5],富有人士可以花錢尋找門路,調適全球暖化的威脅,然而貧窮人幾乎毫無能力保護自己,只能承受它帶來的酷熱、饑荒和疾病等苦果。我們在亞洲和非洲多個發展中國家從事救災和災害危機緩減工作,其中在深受氣候災害影響的印度,我們深深體會人為氣候危機對貧民的沉重打擊。

貧者受創最重

施達夥伴、印度福音團契救援社(EFICOR)培訓與動員總監Kuki Rokhum接受澳洲基督教組織訪問時說:「氣候變化和氣候不公義的影響,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可能只是(生活上的)不方便……但對於無數印度人(特別是貧民)來說,意味着宣判死刑。」 [6] 就以今年為例,印度雨季較往年來得遲緩,國民不久前才經歷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熱浪和乾旱,還沒有從缺水等問題復元過來,部份地區就迎接水災衝擊。災難之下,最窮的地方遭受的影響往往是最大。被官方視為「印度最貧窮省」之一、東北部的比哈爾邦於6月中的氣溫超越45℃,高溫造成至少180人死亡 [7] ;數星期後,該邦就遭受洪水侵擾,截至7月底共有130人死亡,全邦880萬人受災。 [8]

災害來襲,固然令人驚懼,而長期的氣候反常,對於印度逾半工作人口為農夫來說,則是有如慢性病患般,打擊國內經濟和農民的生存空間。例如長期天氣乾燥令甘蔗和油籽作物產量大幅下降,水井枯竭,而近年季風降雨耽擱且不穩,亦令全國農夫憂心忡忡。良好的季風降雨能夠提振生產,不過近年雨量分佈嚴重不均,國內又欠缺水利設施,造成國內部份地區出現大規模水浸,另一些地區則仍深陷在乾旱之中。

雖然目前印度經濟發展快速,但是全國仍有3分之1的人生活在貧窮線下。氣候危機無異於將貧民推向生死的邊緣。據統計,過去25年,印度有超過30萬農民自殺 [9],不少是因為不堪經濟壓力而輕生的。當然,有許多農民決定捨棄莊稼,遷徙至城市,另尋出路,留下長者在家鄉。不過,現實是因着城市職位不足,農夫來到城市,很難尋得工作,即使找得到,也只是朝不保夕的零散工,或以日薪計算的工作。

夥伴和施達的信念一致,就是救災和災害危機緩減工作須回應社區中貧苦者的需要。在災害來臨時,施達向受災害重創的地區提供緊急救援。就如上述提及的印度水災,施達在今年7月支持夥伴救助重災區比哈爾邦馬杜巴尼縣(Madhubani)的1,500名災民,為他們紓災解困。不過,正如EFICOR項目總監Ramesh Babu向施達說:「在大多數情況(氣候災難)下,人們喪生、生計受損、大量牲畜死亡等,都反映脆弱的居民未能做好準備。」當社區做足準備,應對災害威脅,氣候災難帶來的影響將可大大降低。

提升抗災能力

那麼,我們如何增強貧困社區的防災和抗災能力?

圖片由夥伴提供

Babu說:「印度國民常經歷洪水來臨和退卻。我們必須辨別易受災害侵襲的地區,讓居民明暸自身承受的威脅,使預防工作更加有效。」近年,EFICOR團隊選取15條貧困鄉村,按照當地情況,策劃社區為本的災害管理工作,預計逾4,000人受惠。具體措施包括:(一)動員居民組成災害管理委員會;(二)培訓地區領袖和教會牧者,進行社區災害教育;(三)強化基建與配套(例如興建排水的涵洞和管井、制訂撤離計劃等);(四)倡議居民領取政府的慈惠救濟等。

項目至今踏入第3年,成果是令人鼓舞的。每遇上氣候災難,災害管理委員會均主動回應,包括利用緊急基金向災民發放金錢援助,委員會也聯繫相關政府部門尋求幫助。居民亦定期進行災害演習,利用船隻等工具模擬逃生。在調適氣候影響方面,居民懂得種植可禦災害的農作物,又發展小生意等另類生計,強化自身的災害復元能力,而社區亦廣泛種樹,以抵擋災害的衝擊;在倡議方面,經夥伴向政府游說後,至少8成社區居民取得政府救濟援助。

夥伴的服侍獲得地區當局的認同。數年前,夥伴與政府單位合作,擬定地區災害管理計劃。印度政府更以該計劃為模範,推廣至其他地區。

我們看見事工的成果,固然為此感到欣喜。回到事工核心,我們時刻提醒自己勿忘初心,就是效法主基督對貧窮人的珍愛和憐憫。當發展中國家的貧民承受着氣候不公義的影響──他們不是製造問題的人,卻是承受着氣候危機下最大的衝擊,而他們同時是最欠缺資源去調適氣候威脅的,這在在提醒我們必須站在貧窮人的一方,與他們並肩同行;另一方面,貧窮人的處境呼喚我們審視自己的生活──我們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上有多注重對環境的影響?我們的消費模式是否對環境負責?更為核心的,是我們對上主的敬拜有多反映對祂創造(包括地上的生物和鄰舍)的關愛?

「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神兒女自由的榮耀。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羅八21-22)

 

今期《呼聲》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