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聲》257期 ─ 上主在仇恨之地種下寬恕 編者話:今期《呼聲》分享和平與復和事工。在「焦點.主題」,施達同工分享親訪盧旺達復和事工,見證上主在大屠殺後如何在仇恨之地種下寬恕的種子。「回歸.聖言」藉以弗所書經文,分享主基督的十架不單止是代贖,更是消滅仇恨、建立和平的起點,挑戰信徒 閱讀全文
何謂和平? 撰文:趙嘉欣(推廣拓展部主管) 聖經中,「和平」的希伯來文是「Shalom」,意思是圓滿、完整,不僅指沒有衝突,而是指向更正面、更美好的狀態。網站Christian Learning形容,「Shalom」好像一堵完美的磚牆——沒有磚塊掉 閱讀全文
阿富汗水災、孟加拉風災救援 2024年5月10日和11日,阿富汗東北部的巴達赫尚(Badakhshan)、巴格蘭(Baghlan)和塔喀(Takhar)等省份遭受了大雨和山洪的襲擊。目前已有180人遇難,242人受傷,共有8,975座房屋被摧毀或損壞,其中80%的 閱讀全文
扶貧旅途上的悲與怒 撰文:黃浚傑(傳訊幹事) 你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嗎?當你努力面對問題時,別人不但沒有幫忙,反而搗亂破壞。我們在孟加拉的事工正遇到這樣的狀況,迫切需要大家的禱告。 孟加拉位處孟加拉灣之北,南部沿海地區頻繁受到颶風及各種形式的水災影響。隨着氣 閱讀全文
社區參與可持續教育項目 項目名稱 社區參與可持續教育項目 項目國家 孟加拉 項目範疇 關顧危難兒童 項目目標 提升弱勢兒童教育的可及性,並建立當地社區的能力,使其積極參與管理和運營可持續、優質及全面的教育計劃。 受惠者 城市貧民窟和農村地區的貧困和弱勢家庭 閱讀全文
性別平等及兒童權利提升項目 項目名稱 性別平等及兒童權利提升項目 項目國家 孟加拉 項目範疇 關顧危難兒童 倡議教育 項目目標 透過賦予女性和社區支持系統的力量來減少社區中的性別暴力。 促進兒童和有殘障兒童的權利和保護。 受惠者 來自貧困家庭的青少年、年輕男女、成 閱讀全文
災難苗頭已現:疫情下的貧國呼喊 對於貧窮的地方,它(新冠肺炎疫症的傳播)意味著災難。──〈下一場災難〉(The Next Calamity),《經濟學人》,3月28日 全球化之下,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倖免於傳染病病毒傳播的威脅。當疫症肆虐,發達國家尚可以舉國之力,向各地採 閱讀全文
炎熱下的圍巾──記2019孟加拉扶貧項目體驗團 橫額圖片:貧民窟兒童小組組員Farjana﹝右一﹞及她的母親﹝右二﹞/劉志強攝 撰文:趙嘉欣(推廣拓展部主管) ……當地婦女從少習慣披上圍巾,有些甚至全身覆蓋,一層掛一層,這在酷熱天氣下固然令人感到難耐。在筆者眼裏,圍巾有如替孟加拉父權 閱讀全文
南亞水災逾千萬人流離失所 施達急籲捐款 援三國災民 (2019年8月30日更新) 南亞多個國家深受雨季困擾,洪水氾濫成災。雖然近日南亞部份重災區雨勢緩減,水位降低,但是嚴重的洪水與閃電截至7月22日已造成逾650人死亡,逾1,000萬人流離失所。有見災情嚴重,施達向印度、孟加拉和尼泊爾基 閱讀全文
環保關乎愛與公義 橫額圖片攝於孟加拉北部古里格拉姆區 撰寫:Tony Chan(推廣拓展主任) 有朋友問我,我所服事的機構(施達基金會)是個扶貧的組織,怎麼到處推動環保? 這跟施達對貧窮的信念有關。我們認為,貧窮是關係破壞的惡果。原初創造中,人與上帝、人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