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童心.童行
敘利亞兒童:「我不想錯過每天的學習!」
撰文:黎嘉晉(傳訊主任) Bayane:「我夢想成為醫生。」 「我真的很喜歡來到(施達夥伴的)教育中心。當我在那裏時,我感到十分高興,不想錯過每天的學習。」居住在黎巴嫩的敘利亞難民兒童Bayane分享學習的喜悅——儘管她接受的並非正規教
兒童事工:承擔與協作
撰文:趙嘉欣(推廣拓展部主管) 要改變社會,先使兒童有健康成長的機會,他日他們才可以成為有良好品格、合神心意的領袖。 我們在亞洲、非洲及中東多國為貧窮兒童提供基本的生活及人權保障、學習機會及靈性成長課程等。在上年度,施達支持14個夥伴,
埃塞俄比亞少年的生命教育
橫額圖片:埃塞俄比亞少年的生命教育 你希望成為怎樣的人? 跟少年談志向,無論是哪一個地區,他們或多或少聯想到:成為醫生、飛機師、律師、老師或企業老闆。夢想有可能是稍縱即逝的,也有可能植在心田上、有待發芽生長的。施達的埃塞俄比亞夥伴[1]
我們已覺醒:停止女性割禮
「戴上盔甲,矢志消除殘害女性的禮俗/顛覆它的影響吧!起來我們行動/我們已醒覺 它的禍害 古時的蒙昧之人/在陋習肆行的時代中被害/不知曉生命危在旦夕/盲從服膺 看為是好 女性割禮甚具破壞力/它以尊名為妝飾,可怕地勒著我們的母親/為那逝去的
孩子受教育,讓社區揹起來!
橫額圖片:Rakhi(圖中)與父母 要消滅貧窮,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環;然而,很多低收入國家的孩子沒有讀書識字的機會。當地家長為口奔馳,沒有空間思想孩子的將來,以為孩子長大,就是跟自己一樣,艱苦生活。在他們眼中,賺取收入以養活家人是當務之
燃亮孤單、幽暗中的青年
留守兒童,一個絕不陌生的名詞。保守估計,現時中國有逾6,000萬的兒童,因父母要到城市打工,與祖父母或獨自留守在家鄉,長期與父母分離。 父母長期在外工作,為的是賺取足夠的生活費支持家裏生活。不能說所有留守兒童都受困於貧乏的物質生活,但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