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聲》236期 ─ 愛在疫情蔓延時 在今年大齋期前的主日,小編跟香港不少信徒一樣,透過觀看網上直播,參與教會主日崇拜。其中講道者的一句說話令小編十分深刻:「我們在基督信仰所享有的和平,不是來自擁有,而是來自記念他人的需要。」執筆之時(3月初),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至全球多個國 閱讀全文
施達家書 | 2020年4月 親愛的施達同行者: 平安! 主耶穌在受難前不久,講了一則十個童女的比喻(太廿五1-13)。這是個為預備主再來而要保持警醒和作好準備的教導。單從字面來看,我真不明白那五個愚蠢的童女為甚麼不為婚禮多帶一點油。當然,比喻就是比喻,其重點不在於 閱讀全文
【新聞稿】前線服務機構對政府的逼切期望及呼籲 前線服務機構對政府的逼切期望及呼籲 我們是來自一群前線服務的機構及合作伙伴,疫情發展至今,在不斷接觸基層和有需要人士的經驗裡,發現基層居民有幾點逼切的需要,希望政府能盡快回應,以減輕他們的焦慮和困擾: 1. 向每個學童派發口罩 在口罩荒 閱讀全文
施達家書 | 2019年12月 親愛的施達同行者: 在將臨期期間,希望跟您分享近日的一點反思。 自出生至死亡,主耶穌一生充滿着大大小小被攻擊或羞辱的經歷。作為上帝的獨生子,祂出生時只有馬槽可睡。在三年的服侍中,祂經常被人攻擊或鄙視,又被所愛的門徒出賣,到最後,還要最羞 閱讀全文
難民打開電視上學──中東北非兒童呼聲 撰寫:黎嘉晉(傳訊主任) 敘利亞戰爭至今逾八年,這場國際代理人戰爭並未完結。長年戰事造成生靈塗炭,逾1,100萬敘利亞人或在國內流離失所,或逃亡至黎巴嫩、土耳其和約旦等中東及北非國家[1]。家園仍受戰火侵襲,遑論回國重建,這批難民在鄰 閱讀全文
從靈性層面回應結構性壓迫:保羅的提醒 作者:葉漢浩(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助理教授) 羅馬帝國的經濟是以壓迫與剝削為根本的。在帝國初期的經濟中,有三分一的人口是奴隸,另外三分一是被釋放的奴隸,還有大量是沒有土地與主人的工人,他們靠短期合約及日薪工作為生。簡言之,羅馬帝國 閱讀全文
《呼聲》235期 ─ 難民打開電視上學 晨曦來臨前,黑夜總是漫長。戰火漫天,烽煙四起,一幕幕頹垣敗瓦的景象、險象環生的走難情節,深印在每個逃亡者的記憶裏。今天,世界經歷二次大戰後規模最大的難民危機,單在敘利亞有逾半戰前人口被迫離開家園。今期《呼聲》的焦點探討被稱為「失落一代」 閱讀全文
施達援14,640戶印度水災家庭 賑濟重災區馬哈拉施特拉邦居民 橫額圖片: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居民賈格納接過緊急救援物資 自今年7月,印度深受季風暴雨困擾。這次災害是該國在25年來遭遇的最嚴重暴雨水災,截至10月下旬逾2,100人喪生,逾260萬人受災,40多萬房屋被毀。[1]其中,印度甘蔗主產區馬哈 閱讀全文
施達如何選擇和管理扶貧項目? 橫額圖片:攝於津巴布韋 施達在2018至2019年間,與全球53間基督教機構和教會攜手,推行逾80個扶貧發展項目,遍及亞洲、中東及非洲各地。項目繁多,貧困地區又有多種需要,究竟施達如何選取和管理項目呢?小編請來施達項目同工Hollace 閱讀全文
施達家書 | 2019年10月 親愛的施達同行者,平安! 早前首次遊訪杜拜,親身體會了這個「人工城市」真的並非浪得虛名! 這個擁有數千年歷史的中東城市,雖然位於波斯灣海岸線上,但因其周邊的沙漠地理,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個人口稀少的細小貿易港口(上世紀七十年代也只有不足二十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