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聲》248期 ─ 在炮火中上學是盼望 撰文:馬迅榮(傳訊幹事) 在香港我們經常見到學生背着書包,上課下課走在街上和同學奔跑嬉戲。這些日常景象看來很普通,原來也是種福氣:學生可以安全地自行上課,不用擔心忽然受襲。 在世上其他地方,孩子未必有這種安全上學的福氣。自從2021年2 閱讀全文
《呼聲》247期 ─ 在尼泊爾看見AES女孩 撰文:馬迅榮(傳訊幹事) 今次我和同工出差尼泊爾,到訪該國南部和夥伴(Samari Utthan Sewa)見面,因為我們合作開展新的「預防及對抗人口販賣項目」,此行是要了解項目推行的進度。萬沒料到,期中一個行程竟然是到訪「夜總會」。 閱讀全文
《呼聲》246期 ─ 思維轉變,帶來社區發展 撰文:馬迅榮(傳訊幹事) 在牛棚裏,兩隻牛在低頭食草。 Francois看到這個畫面,心中百感交集;不過數年之前,他的家庭無論如何努力儲蓄,都不可能擁有兩頭牛。在他的認知之中,這是個神蹟。 他回想自己平生,他已經48歲,是一位貧窮農村中 閱讀全文
《呼聲》245期 ─ 當生命在網上販賣 撰文:馬迅榮(傳訊幹事) 「我和祖父祖母、爸爸、三個妹妹同住。」接受施達同工訪問時,Banya(化名)坐在木椅上,手拿收音咪,說出自己的家庭成員,眼神腼腆而質樸,和同齡的孩子沒有分別。怎料幾分鐘之後,這平凡的孩子憶述自己不平凡的經歷:「 閱讀全文
《呼聲》244期 ─ 「農業革命」的現在進行式 撰文:黎嘉晉(項目主任) 「約三年前,我的田地就如這一般。」非洲南部津巴布韋的農夫James Shawa指着某片鄰家的粟米田,葉子發黃枯萎。多少日子,他苦惱着何以自己的莊稼不能有好的收成,及至他採用一種新的農耕法,經過一番努力,粟米長大 閱讀全文
《呼聲》243期 ─ 緬甸動盪中的平安 撰文: 他邀請施達夥伴 Fullmoon Family Foundation(FMFF)進入目前的臨時居所,邊行邊說:「每個家庭只得細小的居住空間。我們的睡覺和煮食是在一個房間進行。」他一家人睡在同一張竹床,床上擺放着摺疊整齊的被單。 閱讀全文
「這一代人不要宗派主義」──黎巴嫩跨宗教對話項目 撰文:黎嘉晉(傳訊主任) 「我們都是一雙手,縱然各人有不同背景──基督徒、遜尼派或什葉派穆斯林、德魯茲教徒,我們走上街道,起來服務這地方。這一代人不想要宗派主義。我們就是黎巴嫩。黎巴嫩將再次重建!」說這話的是施達人道救援項目受助者、黎巴 閱讀全文
延續感動 始終如一 ── 施達30週年感恩分享 撰文:黎嘉晉(傳訊主任) 一塊塊圓形的泥餅,旁邊坐着一個海地婦人,用雙手輕擦泥餅上的污塵,然後慢慢把泥餅放進口裏,慢慢咀嚼。對於她以至其他海地貧窮人來說,這些由泥加上水和鹽,然後用手搓成餅狀、放在烈日曝曬而成的泥餅,就是他們日常進食、保 閱讀全文
「奮鬥下去吧!」——專訪施達署理總幹事 撰文:黎嘉晉(傳訊主任) 她,年輕時走過中國大西北、西南及中原地區。她曾經攀山越嶺,不是為了飽覽最美的湖江山色,或者準備參加越野競技賽,而是為了回應內心一個清晰不過的聲音──服侍最微小的貧窮人。 這個聲音,30年來她從不否定,也不會懷疑 閱讀全文
把小牛給你,作復和記號——盧旺達大屠殺後復和路 撰文:黎嘉晉(傳訊主任) 「我把這小牛給你,作我們復和的記號。」盧旺達大屠殺倖存者Innocent說。 他用草洗擦小牛的身軀,手持着繫在牛頸脖上的繩索,把牠交給「新主人」——那個曾經與其他暴民一起,試圖用大砍刀殺害自己的人。 他的臉上至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