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達如何選擇和管理扶貧項目? 橫額圖片:攝於津巴布韋 施達在2018至2019年間,與全球53間基督教機構和教會攜手,推行逾80個扶貧發展項目,遍及亞洲、中東及非洲各地。項目繁多,貧困地區又有多種需要,究竟施達如何選取和管理項目呢?小編請來施達項目同工Hollace 閱讀全文
施達家書 | 2019年10月 親愛的施達同行者,平安! 早前首次遊訪杜拜,親身體會了這個「人工城市」真的並非浪得虛名! 這個擁有數千年歷史的中東城市,雖然位於波斯灣海岸線上,但因其周邊的沙漠地理,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個人口稀少的細小貿易港口(上世紀七十年代也只有不足二十 閱讀全文
被判死刑的氣候貧民:印度抗災經驗 撰寫:黎嘉晉(傳訊主任) 今年7月,全球經歷了自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月份 [1] ,而2015至2019年有可能是人類史上最熱的5年。 [2] 近年,聯合國 [3] 多次發出警告,人為氣候危機帶來的全球威脅迫在眉睫:若各國不合作採取全面的措 閱讀全文
關愛受造世界與門徒訓練 作者:鄺偉文(總幹事) 在上帝的創造中,人獨特之處在於,我們擁有神的形象和樣式(創一26),是有靈的活人(創二7),並被賦予管家的職分(創一28-29;二15)。這些是人類身分的根本。可惜,當罪進入世界後,這些身分元素都被扭曲了。其中, 閱讀全文
《呼聲》234期 ─ 被判死刑的氣候貧民 曾經,我們從課本認識的題目是「氣候變化」;今日,這個字詞已不能準確形容當前全球面臨的威脅,「氣候變化」漸次被「氣候危機」取代,代表全球步入緊急狀態。今期《呼聲》以氣候貧民為主題,呼喚大家注視受氣候危機影響最深的一羣,並在「回歸‧聖言」進 閱讀全文
埃塞俄比亞少年的生命教育 橫額圖片:埃塞俄比亞少年的生命教育 你希望成為怎樣的人? 跟少年談志向,無論是哪一個地區,他們或多或少聯想到:成為醫生、飛機師、律師、老師或企業老闆。夢想有可能是稍縱即逝的,也有可能植在心田上、有待發芽生長的。施達的埃塞俄比亞夥伴[1] 閱讀全文
我的減塑行動──2018施達深度遊之後 橫額圖片:作者(右一) 作者:康羨華(2018施達扶貧體驗深度遊參加者) 神起初所創造的世界,是一個穩定平衡的和平狀態,是一個平安(希伯來文為Shalom)的現象。祂把管理這片大地的任務託付了我們。可是,我們疏忽職守,破壞了大地及其生態 閱讀全文
受造世界與信望愛 橫額圖片來源:Unsplash/Bonnie Kittle 撰文:鄺偉文(施達基金會總幹事) 基督信仰教導我們去追求「信望愛」這三個品德。然而,在思考信望愛的真理時,我們大多只有神和人(自己)兩者在腦海中。歌羅西書一章15至20節告訴我 閱讀全文
炎熱下的圍巾──記2019孟加拉扶貧項目體驗團 橫額圖片:貧民窟兒童小組組員Farjana﹝右一﹞及她的母親﹝右二﹞/劉志強攝 撰文:趙嘉欣(推廣拓展部主管) ……當地婦女從少習慣披上圍巾,有些甚至全身覆蓋,一層掛一層,這在酷熱天氣下固然令人感到難耐。在筆者眼裏,圍巾有如替孟加拉父權 閱讀全文
乾旱下津巴布韋貧民 今年7月,全球經歷可能是一個多世紀以來最熱的月份。身處同一氣候危機,富者與貧者承受的影響可謂截然不同。一如聯合國最新的人權報告說明,富有人士可以花錢尋找門路,調適全球變暖的威脅,然而貧窮人幾乎毫無能力保護自己,只能承受它帶來的酷熱、饑荒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