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CEDAR Fund
讓印度人為自己的權利發聲──教會團體作政府與村民橋樑
橫額圖片:夥伴EFICOR於比哈爾邦的15所村莊建立災害管理委員會(Disaster Management Committee, DMC)。DMC成員塔庫爾(Thakur)先生(圖中)協助村裏的寡婦、長者與殘疾人士等獲取撫恤金及其他政府
教會參與災害危機緩減工作是最有效並最具持續性的
橫額圖片:社區PADR工作員(右一)正講解如何一耕種方法 Stanley Enock Hanya是Evangelical Fellowship of Zimbabwe (EFZ)(津巴布韋一大福音宗派聯會)推動教會和社羣合作項目的負責人
戳破我們對災害的迷思
撰寫:薛奐珩 每當我們看到災難發生,都替受災者的遭遇感到憂愁、焦急。有人會為受災社羣祈禱;有人選擇慷慨捐獻,甚至發起籌款活動;也有人會組織義工隊到當地參與救援或輔導工作。縱然我們稍盡綿力,在自然災害面前,我們常感到無奈與無力,因為好像只
願「我們」都得到日用的飲食
作者:Tony Chan(施達推廣拓展部幹事、傳道人) 馬太福音5-7章記載了耶穌的「山上寶訓」,在教導的最後,祂邀請聽道的人作出抉擇:進窄門,以祂的教導作價值觀敬虔度日(7章13-23節);並指出抉擇的後果,祂更以蓋房子的比喻,指出聰
《呼聲》229期 ─ 戳破我們對災害的迷思
今期文章 戳破我們對災害的迷思 撰寫:薛奐珩 每當我們看到災難發生,都替受災者的遭遇感到憂愁、焦急。有人會為受災社羣祈禱;有人選擇慷慨捐獻,甚至發起籌款活動;也有人會組織義工隊到當地參與救援或輔導工作。縱然我們稍盡綿力,在自然災害面前,
施達夥拍IA成員繼續伴羅興亞人渡過難關
自上年8月緬甸若開邦(Rakhine State)再次爆發衝突至今,逃至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的羅興亞難民有702,000人,使總人數上升至逾915,000人,多達130萬人需要人道援助。 施達與Integral